Posted at 2021-08-31
Tags:reading, fupan
《复盘》 是联想集团工作的重要方法论,这本书也主要分享了联想集团使用复盘的经验和实践。
荀子说:吾日三省吾身。
苏格拉底说:没有经过反省的生活,是不值得过的生活。
世界范围内的智者都认同反省、总结这样的思考、工作、生活的方式。这本书的开始有这样一句话:
没有人将沙盘等同于计划,自然,复盘也不等同于总结。
复盘,是从围棋中借来的一个术语,也成为复局。通过复盘,旗手可以发现棋路的不同变化,找到更好的下法,总结新的套路,最终甚至可以形成棋谱,提升自己的棋力。复盘,是要看到究竟有多少是外在的不可控因素,有多少是主动的可控因素,哪些是运气使然,哪些是实力的原因。
华罗庚曾写过一篇文章《统筹方法》,里面讲过一个泡茶的故事。我们自己在生活中,也经常会通过复盘,形成自己独特的做事流程,只是有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它是复盘得出的。
美国陆军在计划阶段投入了大量的精力,而计划的流程往往要经过多年改进,这个系统充满了反复沟通的过程。它只有一个缺陷:计划到最后经常失败。到 20 世纪 80 年代,美国陆军修改了计划流程,创造了一个叫 ”指挥官意图“ 的概念。指挥官意图 是一种清晰、明确的表述,出现在每一份命令书的最上方,它详细说明了计划的目的,以及此项行动最终的理想状态。但是指挥官意图绝不具体规定很多细节,细节会因为意料之外的事情而变得无效。“你可能失去执行原定计划的能力,但是你永远都不会失去执行最终意图的责任。”
人们之所以失败,往往并不是缺少方向和目标,也不是缺少努力,而是做着做着,突然发现偏离了计划好的方向,原来设定的目标不见了。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也要跳出来分析局部和整体的关系,不至于做着做着就忘记了根本目的。在联想集团的方法论中,除了复盘,还有一条:极强的目的性。而复盘,可以帮我们看看每一步的目的是否正确,方向是否准确,一旦发现问题,就可以及时校正。
一个人的知识分为三类:基因知识,文化知识,原子知识。只有 原子知识 是我们每个人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属于个人自己的知识。
原子知识的习得和积累一般有三个途径:一是个人通过实践,经历不同的事情,不断试错,总结而来。二是看别人做事,总结别人的成败,成为自己的经验。三是学习别人总结的经验,从书本上学,听别人的培训讲课。我们所看的书,上面的知识和规律,也是别人复盘得出的结论。
复盘主要有三类:自我复盘,团队复盘,标杆复盘。
自我复盘 中的一个大问题是自我欺骗,不能无情的复盘自己。真诚的复盘一定要放空自我,找到问题的真正根源,发现改进的措施,进而提升自己。
团队复盘 中,大家可能会很礼貌,但并不坦诚。没人直接反驳别人,但其实每个人链上都写着不满。直接的讨论可以一对一进行。团队复盘不能走过场,也不是秋后算账,是探寻真相、验证逻辑的大会。
复盘标杆,是对标杆做的事情进行复盘,看清他们的行为,认清他们的想法。复盘他人的时候要避免对他人的细节进行否定,并进而肯定自己。只看到别人的“坏”,看不到别人的“好”的倾向,会让我们失去向别人学习的可能。
复盘中有三种角色:引导者,设问者,叙述者。
引导者,引导必须建立在复盘过程的内在逻辑之上,职位高的人有担任引导人的天然优势。注意是引导流程的进展,而不是主导流程的进展。引导人不能对结论和观点进行好坏的评断。
引导是顺着思维逻辑的方向进行引领,是一个顺势而为的动作。而主导,则是决定思维逻辑的方向,促使其放生。
设问者,是复盘成功的关键。问问题的过程要避免两种倾向:一种是担心自己出丑,另一种是担心别人出丑。问问题,就是在思考。只要问,就会思考,别人的回答促使新的思考,得出新的问题。
问问题的第一个技巧,就是不停的追问。第二个技巧是多用疑问句,少用甚至不用反问句(这是优化好好说的一种方式)。
柳传志说:优化要直说,但要好好说。他回忆自己与人就问题进行沟通的时候,总是按照这样的步骤来:1、两个人关起门来,各自讲述自己的观点,这是直说。但同时,说的时候要为对方的利益着想,不能只说自己的理,这是好好说。2、如果说通了,事情就解决了。如果没说通,则在小范围内再讨论,依旧是坦诚交换各自的观点。3、如果还是没说通,就拿到大会上说。这样,不仅仅是交流的时候直说和好好说,在交流的形式上,也是递进的,让交谈的对象有充分被尊重的感觉。
叙述者,是复盘的基础。在进行情景重现是要真实,还应该做到全面和完整。尽量深入到细节,提供最末梢的事件信息。
联想集团将复盘分为四个阶段:回顾目标,评估结果,分析原因,总结规律。这里不做摘要了,书里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实践和技巧。
最后书中有提到这样一个事情成了我的疑问:作者说中国人几千年来,都没有找到一种正常的辩论文化,不知道在不影响空辩双方关系的基础上,如何就事论事。
为什么呢?